当前位置:主页 > 教师频道 > 读书活动

【读书】王青松:路漫漫其修远兮 ——“讲述”我在国学教学中的备课心得 作者:admin 发布于:2017-06-12

大家好,今天的读书分享我是主角,“我骄傲啊。”为什么这么说呢?《逻辑思维》在2017年元旦做了一个名为《时间的朋友》的跨年演讲,你知道罗胖给王石多长时间吗?——15分钟!而今天华校长给我半个小时,所以说“我骄傲!”
我们本学期的读书分享定义为“讲述”,这个我喜欢——有水平、接地气,还不给人压力。“讲述”我眼中所见,耳中所闻,心中所想都行。“讲述”真实的声音——有境界之高低,无是非之担忧。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述我在国学教学中的备课心得吧。
自从接受“讲述”这个任务,我的思绪几乎每天都会有几分钟停留在这个任务上,由开始的不知从何说起,到后来的定位国学;而国学之内涵及外延又是如此宽广,讲述些什么呢?直到写稿子时才定下这几个方面:一,什么是国学?二,关于儒道释。三,《论语》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及它对我们的影响。虽然只从三方面入手,依然感觉困难。因为国学既然是我国一国之学术、文化的统称,它博大精深,加上专家论述浩如烟海,又各执一词,对于我这样知识浅薄之人来说,理解、筛选也是难事。鉴于以上感受,我为今天的讲述定名为:路漫漫其修远兮——“讲述”我在国学教学中的备课心得。的确,越读越觉得自己在浩如烟海的国学面前是小学生,作为国学老师自己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。同时也发现自己曾经对儒道释有诸多的误解。今天我尽量把我读懂的,能用通俗语言解释明白的与大家分享一下。在座的听完我的讲述,爱好国学的说:“原来是这样啊,我也读读吧。”达到这个目的就是我的造化了。若本想学习国学的听完我的讲述想:“不过如此啊,不读了。”这可是我造孽了。不过,“凡有所相,皆是虚妄”,不要把“相”看重了,那样会忽略内心的声音的。“青松不过如此嘛”或者“青松正是如此呀”,都是对的。因为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!苏轼的《观潮》——“庐山烟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。及至到来无一事,庐山烟雨浙江潮”——就是这个道理啊。更何况老子的《道德经》开篇就说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”,我若能讲述出国学的丰富内涵,国学就不是国学了。故请大家不要抱什么希望,全当这会儿是在扒拉朋友圈。
“国学”是什么?我今年开学初问了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,他们还真不简单,说“国学是我国的学问”,“国学是我国的文化”,“国学是我国的国宝”……你看,孩子们都抓住“我国”这一关键词,不亚于国学大师嘛。
“国学”这个名词产生于清末,是因为欧美学术进入中国,号为“新学”、“西学”等,与之相对,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“旧学”、“国学”。既然是学术,当不分国界,更何况文、史、哲都可以作为世界学术的一部分。这样说来似乎叫“国学”也有不妥之处,更应该采用世界公用的名字,如中国史、中国文化史、中国文学史、中国哲学史等。但国学这个称呼还是延续了下来,估计这个称呼的背后有中国人对自己本源文化的认同和坚守。
既然国学是我国文化与学术的统称,范围当然就广之又广了,比较公认的说法除了文学,哲学,史学,还有书法、绘画、建筑、医学等,甚至有些学者把辞章训诂及各民族传统习俗也归入国学范畴。又因为中国学术以先秦诸子时代最为发达,所以国学在狭义上又指先秦诸子散文。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,汉董仲舒的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又使其它几家学说逐渐衰微,儒学便成为我国的官方哲学。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,道家玄学思想盛行,而此时佛教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也日渐兴旺。到了隋唐五代,佛教思想支配了中国学术界,当时第一流的思想家都是佛学家。于是,国学天空哲学系中便出现了三颗最亮的星星——儒、道、释。他们虽没有银河系如此耀眼,但对于中国人来说,足以令我们一代又一代仰视,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传承与发展……
我先说说释。释,佛教的别称,因佛祖释迦摩尼而得此名。佛教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,小乘佛教讲究自渡,大乘佛教强调自渡渡他。在我国发扬光大的是大乘佛教,所以我们常常听到“普度众生”这个词。大乘佛教又有几个分支,他们修行的方式不同,终极目标一致。今天我只说两宗。其中我们常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口口声声念“阿弥陀佛”的属于净土宗,净土宗的修行方式就是念佛号;我们熟悉的偈子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”属于禅宗,禅宗的修行方式是静坐。这里面有一个故事:五祖弘忍法师年事已高,急于传付衣钵,大家都认为非神秀莫属,神秀的答卷交上了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染尘埃。”弘忍法师认为“未见本性”。可是在食堂干粗活、不识字的慧能却吟出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”,得到弘忍法师认可,是夜弘忍法师悄悄把衣钵传给慧能,怕慧能遭到迫害,还趁着月色送他一程。两个偈子的区别在哪呢?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”中“身、心”俱在,而慧能的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”便处于“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”的空的境界了。
说起神秀、慧能,我们读书时读到的“南能北秀”就指他们俩,神秀北宗门庭寂寞,传不数代即衰亡。慧能得法后南归,并使禅宗发扬光大。《坛经》这部佛教典籍就是六祖慧能口述,弟子法海集录而成,是佛教唯一一本由中国僧人所著的经典(这里的法海和《白蛇传》中的法海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)。而佛教中只有释迦摩尼佛祖的言行记录能称作经,一个宗派祖师言行被称经,慧能是第一人。
有人说释属于哲学,有人说它属于宗教,我觉得都有道理。我认为哲学更宏观一些,读些哲学书籍可以使人更智慧,如培根所说“哲理使人深刻”;而宗教解决的是人在俗世中的落脚点吧,让人遇到困难有勇气克服,有力量应对。比如佛教徒遇到困难时就想“佛祖保佑”,基督教徒这时候祈祷“上帝保佑”,天主教徒会请求“圣母玛利亚”庇护,然后便相信一切都会好的,一切终将吉祥如意。这是我的理解,但又不仅仅是我的吧,因为我发现每个人的每个想法在这世界都能找到共鸣的。
最近我阅读了三本经典——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坛经》,又读了熊逸的《八戒说禅》,南怀瑾的《金刚经说什么》。发现自己过去对佛教有一个大大的误解。误解一,觉得信佛的人都是在搞封建迷信。主要是看到一些老太太整天烧香磕头,念念叨叨的。现在理解她们了,烧香磕头等形式是表达自己有虔诚之意、敬畏之心。有敬畏之心的人才可以做到儒家倡导的“慎独”啊,因为坚信“头上三尺有神灵”。接着发现佛教有一部经典《维摩诘经》,“维”“摩诘”熟悉吧,这不是大诗人王维的名与字嘛。还有李白——青莲居士,白居易——香山居士,苏轼——东坡居士等等,都深受佛教影响(居士是对居家佛教徒的统称)。从古至今深受佛教影响的除了文学家,还有艺术家:如梅艳芳、六小龄童、李叔同(即弘一法师,他已不是居士,而是真正的出家人)等,还有政治家、物理学家:如范仲淹、杨振宁等。那么多有思想的人信仰佛教,佛教一定有它积极的一面。先前我只知道佛家的“万事皆空”一说,又用自己的消极想法去理解它,于是想当然认为既然一切皆空,努力有何意义?这又是我对佛教的误解。佛家说的“空”是“缘起性空”,即世间万物没有独立存在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,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,又随因缘分散而灭,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“有”都是缘起而有;因为缘起而有,因此它的本性是“空”。所以现在明白了,人生当努力,结果嘛接受就好,这就是“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”、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。
简单说完释我再说说道。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庄,今天我以老子的《道德经》说道。有人说《道德经》是写给统治者的,有人说是写给弱者的,还有人把它作为修养身心的宝典来读,总之也属于见仁见智。当然也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理由。读读《道德经》第二章“是以圣人,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焉而不辞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”——所以圣人做事一定顺应自然,教化人民不是用语言,而是身体力行做榜样。最关键的是创造了价值却不会据为己有,能做到功成身退。十七章“太上,不知有之。其次,亲之誉之。其次,畏之。其次,侮之”——做统治者的最高境界是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,其次,人民亲近他赞美他,再其次人民畏惧他,再其次人民轻蔑他。以此之道做领导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好领导?大家说了,我不是领导。可是我们带一个班级,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就是一个班的领导吗?做一位家长,不就是家里的领导吗?读读《道德经》都会有收获的。
比如修养身心的引用“上善若水。水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”。过去只知道有个成语“上善若水”,但不懂其深意。现在懂了:水,具有“上善”之德,最完善的德行。人往高处走,它往低处流,“处众人之所恶”,甘于居低位。“处众人之所恶”,同时还能“利万物”,“利万物”又“不争”,“故几于道”,故最接近于大道。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应该向水学习,“利万物而不争”,韬光养晦,懂得退让。正如儒家孔子说: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。仁者寿,智者乐”,做一个智者,做一个无我利他的人,做一个快乐的人。
最后说儒。提起儒我首先想到“孔孟之道”、“程朱理学”、“陆王心学”这几个概念,这三者什么关系便是我第一步要明白的了。通过阅读我知道“孔孟之道”是儒家正宗,后两者是“接着说”,学术不是有“跟着说——模仿”和“接着说——发展”嘛。但二者又从两方面“接着说”,即“理学”与“心学”是一组相对概念。“理学”的口号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,“心学”的著名观点“知行合一”,“知”即“良知”。“理学”集大成者朱熹,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。
关于儒学,我今天重点说《论语》,我备课中的重点。因为我教三、四年级国学,读本就是《论语》的节选,道、释不过是我在备课时兴趣使然牵涉的外延。《论语》作为儒家的经典,有很多句子我们耳熟能详,比如“父母之年不可不知,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”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”等……我们一直用儒学修养自己,为人处世。儒学融入我们的血液,《论语》被称为“中国人的圣经”,其中的观点主张,已经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。我们所以能在从教的道路上“累并快乐着”,就是因为孔子提倡安贫乐道,子曰: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我们所以重视“信”,因为听从了孔子的教导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再如成语“怨天尤人”出自于《论语》——子曰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,知我者其天乎!”(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,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,通过学习普通知识,认识宇宙的规律,获得人生的真谛,懂我的只有天了。)还有成语“因材施教”也是出自《论语》——子曰“中人以上,可以语上也。中人以下,不可以语上也。”(中等资质以上的人,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,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。)
《论语》中有什么?内涵太丰富。育灵童研究院编著的国学读本把它提炼出以下十个关键词“孝敬”、“仁爱”、“修身”、“君子”、“交友”、“言行”、“为学”、“理想”、“礼乐”、“为政”,既有高度的概括性,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。孔子就是希望天下儒生孝居家,仁处事;懂礼乐,德为政;交圣贤之友,立报国之志。所以说《论语》里有我们交友处事之道,安身立命之本。
儒道释三者有什么关系呢?其实从个人修身养性的角度来说,儒道释三者殊途同归,解题思路不同,目标一致。于是有人说“儒门道户释相通,三教从来一祖风。红莲白藕青荷叶,心慈性善本同宗。”“心慈性善”即是三教的目的,即孔子的仁道——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”也是孟子提倡的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”先做君子、贤人,“修身齐家”,有余力再“外王”,“治国平天下”,即“内圣外王”。也有人说“得意时儒家,失意时道家,绝望时佛家。”得意时积极入世,建功立业;失意时浪迹江湖,不问功名;绝望时,寄情山水,无我无他。
眼下全国范围刮起一股风——全民学国学。相关部门也有志于让“国学进社区,国学进企业,国学进课堂”,作为国学老师,我有幸去高新区里听了两次报告。第一次是个周末,从早到晚听两天,课前热身来一段健身操,午饭前来一段“感恩词”,气氛有些像传销,不过老师的讲座听了倒还有收获。第二次的国学大师讲的太神乎,听一个小时,我实在不能再给他面子,便溜之大吉了。一个小时,没听到一句与国学有关的内容,只听他很投入地讲自己的父亲病了,他没钱买药,于是去求女蜗娘娘的帮助,女蜗娘娘感动于他的孝心,从神龛下送他三颗药丸,还是三种颜色。父亲服后康复。而父亲生病前,对生传染病的他极其讨厌,弃之不闻。父亲生病后其他兄弟姐妹对父亲弃之不顾,只有他不离不弃。这位国学大师想用自己的“亲身经历”告诉我们只要有孝心,神灵都会感动,感动了神灵,你在俗世中就可以路路通,事事顺。诸位,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再听下去对不起自己。再比如网上流传读了《朱子家训》“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”,于是要求一个三、四岁的小娃娃,天还没亮起来干活。面对打着国学旗号的这种种现象,我们应该思考——学国学,学什么?
前几年我们学校来了一个外籍学生,父亲是郑州中学的外教,这孩子叫毛和。瞧瞧,“张王李赵”人家都不入眼,人家想和伟人毛泽东联宗。再看“和”字,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啊。由此看来,这个老外很懂中国文化。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不是有一幅大画卷展开后显示一个大大的“和”字?“和”意味着接纳自己,内心和谐;真诚待人,与人和谐;保护环境,自然和谐……所以说学国学不要跑偏,不要学形式,更学不到神功,国学中也不可能有超自然的力量。学国学是学习祖宗的智慧,在学习中认识自己,善待别人,融入自然,提高修养。记住“圣人训,首孝悌,次谨信,泛爱众,而亲仁,有余力,则学文”。
诸位听完我的讲述也许会想,作为一个小学国学老师探讨的太深了吧?其实不是这样的,我之所以涉猎这些是因为教育学上有句话“老师给学生一碗水,自己要有一桶水”,这些我仅仅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而已。在国学的课堂上我们的任务是背诵经典,浸润心灵;了解传统,增进学养;学习先贤,树德做人。
举例来说,教了近三十年语文我只是照本宣科告诉学生:欧阳修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年自号六一居士。从没想过名、字、号有什么区别。教国学则首先了解了这一知识点。名是婴儿期父亲给起的,字是成年后取的,只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。号有自己取的,有别人送的。自己取的号里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,如欧阳修“六一居士”即“一万卷书,一千卷古金石文,一张琴,一局棋、一壶酒、一老翁”。或者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居所取的,如李白“青莲居士”,陶渊明“五柳先生”。还有别人送的,如李白,号“谪仙人”,“谪仙人”就是贺知章读了他的《蜀道难》惊呼李白是“谪仙”,仙人被贬下界啊。简单来说,名如我们现在的小名,字如我们现在的学名,号则相当于我们现在自己起的笔名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。今天我把我的备课心得与大家分享,有不当之处望大家谅解。我身为88年毕业的师范生,毕竟先天不足,学识浅薄。在整理这篇发言稿的同时,也整理了我对国学的认识,反思了国学课程承载的任务,并使原来碎片化的知识逐步系统了。所以最后感谢领导给我这次深入思考的机会,感谢大家的聆听!
 
Copyright © 2014 郑州中学附属小学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13021953号-1